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建筑科学   10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艺术学院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希腊美神阿芙罗迪光顾东大的日子。因为她知道,这里是美的集结号,美、美的理念、美的道与器,正在这里集结--我们的艺术学院20岁啦!
  艺术是美的化身,艺术学院是美的国度的伊甸园。中国有句古话,“十八无丑女,二十最光鲜”。现在,东大艺术学院在这里隆重庆祝自己的20华诞,恰似20岁的美神,闭月羞花,美仑美焕,极尽人间大美与风流。在此,我代表人文学院,也代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的同道,向青春美丽的艺术学院送上诚挚的祝福,献上心灵的鞠躬,祝我们的艺术学院与艺术同在,与美同在,与青春同在!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人一地关系的矛盾上。从大处说。不外乎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实用空间与审美空间这么三对矛盾。作为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者。包括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正确处理这三对矛盾。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2)
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实现村民民主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而实现全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我国村民自治建设出现了重大困局,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不顺、村党委与村委会关系不和谐、村民公共参与不足、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剧、村社精英与村民间矛盾萌发等制约性因素凸显,阻碍了村民自治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困局产生的缘由,探究解决困局的对策,从而更好的促进村民自治这一基层民主制度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政组织中个体冲突不同于一般冲突,官僚制和民主的关系、公共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不一致,职权的暂时性和永久性的矛盾深深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公共部门的工作绩效。采取弹性民主、隐蔽性激励和流动性工作模式,通过渐进性的改善来有效化解个体冲突,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技术以及由技术发展所导致的风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个技术主导的时代,技术常常比伦理学理论发展快速,而伦理在技术方面的滞后效应往往会给人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随着复杂技术的不断涌现,技术风险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多学科参与到技术风险管理中的趋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的核心,以生命意志为逻辑出发点,强调爱与公正对于生命价值的重大意义,其思想中隐含了“上帝之爱与相对公正”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陷阱”两大悖论;相比较而言,以“轮回说”为基础的佛教“众生平等”思想和“不杀生”戒律则从利人类的动机出发,强调生命的可贵和对自然万物生命的尊崇,最终达到促进宇宙整体和谐的目的。两种宗教情感的升华,充分发挥了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提升人类道德境界、改善现代社会环境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7.
清初学者颜元在批判前人对"格物致知"解释的基础上,以"习动"、"日行践履"的求知观为出发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亲自动手去做实际的事情,真切接触事物.同时提出"知以物为体"的观点,强调以"六德、六行、六艺"为内容的"三物"为实践对象方能得到真知,并有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仲德崐:《中外建渤杂志每一期围绕一个城市做一个主题,以座谈的形式谈论城市、谈论建筑、谈论文化,我是受杂志社的委托来召开这次关于我们南京城市的论坛。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山水城林,南京论建”,“建”非宝剑的“剑”,而是建设的“建”,如果是宝剑的“剑”,那么就有武林大会的意思了。我们请了南京各领域的专家,有规划方面、建筑方面、风景园林方面,还有一些不可缺少的文化人。我始终有一个观点,认为一个城市的建设绝对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物质环境,而是一个文化的氛围。我记得沙里宁曾经讲过一句话,“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这个城市的人民在追求着什么”。  相似文献   
9.
浅谈公共权力起源的两种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历史上公共权力起源的两次论证来呈现公共权力的两种起源图式。逻辑上对公共权力进行系统的说明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西方政治学说史上的论证要归于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前者的论证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认为人天生具有社会和政治属性,公共权力的分配和行使是为了公共利益,是从整体的幸福为出发点;后者则认为人是个人式的,公共权力的分配和行使是为了个人利益,公共权力是在契约的基础上产生。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彰显着着实然、或然与应然的三重维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的实然维度展示的是从实践得出感性认识,再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的应然维度表明的是用真理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改造世界"的过程,而介于其实然维度与应然维度当中,还存在着"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疏离与结合的或然维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的三重维度蕴涵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创新路径:认识和实践相结合,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